從情緒風暴中復原:設立情緒救生索


「遇到情緒時,躲起來似乎只會緩和問題,但是沒有辦法真正回復!」

最近夥伴常常有一個困難,覺得一遇到困難的事就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好,做這個也不對做那個也不對,慢慢地就不想做事,只想要躲起來。

其實我們天生的設計都是這樣,做起來不順利的東西,就會慢慢產生自己是不是不適合,覺得無力,漸漸地就不想做了。這種在古代很有用,因為每天都需要面對殘酷的大自然,如果連續幾天沒有找到吃的,可能就會餓死了,所以做可以達到目的且有效率的事就很重要。

然而,躲起來似乎只會緩和問題,但是沒有辦法真正回復,真正可以回復的方法非常出乎意料。

就是做一些事!當然這些事需要有一些條件:

第一,要在平靜清明的時候設立
如果我們在有情緒,或是狀態不好的時候決定要做的事,很可能做出的選擇是出於我們的恐懼與匱乏,這樣的選擇通常都會有一些後果,所以要在平時比較平靜的時候就先把目標設計出來。接下來要把目標步驟化。

第二,設立每天必須完成的進度
把目標拆分成可以每天做的事,重點是養成一個生活的習慣,並且持續做,變成生活的一部份,這樣即使狀態不好,每天都還是在朝著目標前進,而且因為每天做,所以慢慢也會有自信與穩定。

第三,一段時間設立檢核點
可以是一個禮拜或是一個月,讓自己做一個前後對比,看見自己的進步與改變,即使很小,但是只要記錄下來,每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改變,甚至有一天就會驚訝自己已經離起點那麼遠了,這是一個培養信心的方法。

當我們平時就有一些好的生活習慣,當我們掉到谷底就有救生索可以上來,而且不用依靠別人,可以讓自己更加強大。當然在穩定狀態之後,也要花一點時間看到自己的情緒,情緒會出現是想要提醒自己有一些忽略的地方,讓我們可以在情況還不嚴重的時候有一些解決方法。所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訂立計劃去行動吧!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