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思維與成長思維
「常常問問自己: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呢?」
面對困境你會找到方法解決?還是接受這就是我要遇到的事?
簡單介紹一下固定思維與成長思維
固定思維:
我就是不懂。我放棄了。這太難了。已經挺好的了。
成長思維:
我忽略了什麽嗎?我得試試別的方法。 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搞定。 這真的是我的最好表現嗎?
然而,今天我想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兩種思維方式其實可以融合!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並沒有一定的答案,我更喜歡的是見機行事,或是看情況去改變我面對的方式,所以當我覺到這兩種心態的時候,我會思考如何把這兩種的優點融合。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生命中,其實也都會在兩種思考模式中轉換,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察覺到,有時候我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解決了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對別人來說是天大的難題,但我們很少仔細地去思考我們是如何走過的,關鍵就在這裡,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已經走過了,我們需要的只是仔細地去看看我們到底如何走過。
固定型思維會讓我們常常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也就會讓我們不太能往我們想去的地方前進,更多的只是待在我們習慣的地方,重複著我們熟悉的事。成長型思維則是可能讓我們過度消耗自己的能量,最後可能會導致我們突然停機,有可能是身體出狀況,或是我們沒注意到的部分出問題。也可能讓我們周遭的人感受到很大的壓力,感覺好像我們什麼事情都可以解決,這樣別人就可能覺得自己的存在感受到威脅。進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有一個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常常保持覺知,去看看現在的狀況適合用什麼樣的狀態,多多觀察周圍的環境與檢視自己的目標。讓自己處於自動導航的模式越來越少,在每一個轉折都微調自己的狀態。有的時候也許接受目前只能做到這裡,放自己一馬,讓自己能夠休息,長遠來看才是對自己比較好的方式。
最後,其實這些都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可以常常問問自己: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