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生活的關聯
最近發現,音樂為什麼會好聽呢?
我的觀察是:好聽的音樂都會有一種穩定性,也就是聽了一段之後,好像可以知道大概接下來會如何發展。或是可以很容易記住一些片段。
生活似乎也是如此,穩定的時候其實是最舒適的,這個穩定可以是穩定上升或穩定維持,在一個可預期的狀態中,人也會有一種安定而充電的感覺。音樂會打動人是因為和人產生了共振,在這樣的過程中,喚醒了遺忘已久或是不敢去接觸的部分,又像是久違的老朋友見面,內在哪住的情感也就開始流動。
那麼如何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大部分的時間維持在穩定的狀態中呢?
第一,常常注意自己的呼吸
呼吸是很有趣的,即使不控制也會自動呼吸,但是當我們想控制的時候有可以控制,而且呼吸一直都會在,這是一個回到當下很好用的工具。而且幾乎所有人立刻就可以做到,注意自己的呼吸。慢慢地試著注意但是不要控制,只是靜靜地看著,並感受呼吸的進出、長短、冷熱。這樣可以幫助自己穩定下來。
第二,接受自己被外界影響是正常的
外在的世界,總是會有很多不同的亂流,只要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很難不跟外界接觸,然而,如果我們不接受自己被打擾,那我們就會有很多情緒,會認為自己沒辦法專心或是事情不順利是因為外在的因素,進入了這樣的循環之後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第三,讓自己穩定地輸出能量
當遇到開心的事情,我們很習慣加大我們的情緒與能量,越說越興奮;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我們也很習慣放出我們的情緒,越罵越生氣。學習控制自己的能量,讓自己能量處在一個平穩且可控制的範圍內,並且常常觀察自己現在的狀態,即使需要用更大的能量,也是知道後果與原因,這樣的過程可以讓自己比較不受到外在的干擾。
當我們更多地去了解生活,其實會發現很多自然法則是很有趣的,雖然有可能會是穿鑿附會,但是也可以是一種新的看法,而且慢慢地擴大自己的空間的時候,其實生活也可以更加舒適與穩定,這是我覺得很棒的生活方式,也分享給大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