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新習慣:從既有生活模式裡汰舊換新


「我們的生活習慣,都在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品質。」

你有觀察過自己有什麼自動化的習慣反應嗎?

有些人可能會不自覺地在壓力大時抓臉、拔頭髮、看到桌上的零食往嘴裡塞、通勤時即使沒訊息也拿出手機上網等,然而一般的小習慣可能對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但若習慣本身是會產生一些後果時,當我們擁有這些習慣反應久了,可能會對生活產生些影響,以上述例子來說,可能抓完臉才發現臉部過敏、體重默默地攀升、錯過交通車抵達的時間等。

在一般生活中,我們一般多將注意力的精神放在處理公事、課業、交談等,需要較多大腦思緒及專注力的地方,卻鮮少將注意力放在小行為上,然而這些小習慣並非完全無害,有時當自己不留意時,它可能便成為影響自己生活品質的重要推手,如:肥胖、痠痛、過敏、拖延等。

對於影響到我們生活的細微習慣,並非無法改善,在凱莉.麥高尼格的著作《輕鬆駕馭意志力》裡即提到相關議題。所謂的注意力也是人所使用的意志力能力範疇之一,這些能力都是可以藉由後天加強,並且透過覺察與練習,可以有效提升我們關注生活的範圍,並加深自己在做某件事同時又能兼顧其他細節的能力。

第一,找到困擾已久的議題
生活上的議題,以下列舉提供參考:
1.想要瘦身卻未成功
2.想要建立好的生活作息卻時常熬夜
3.想要提早將事情完成卻變成拖延
4.想要保養好皮膚,卻時常過敏

第二,觀察間接導致困擾的習慣
透過生活中長時間的觀察與紀錄(至少維持一周或一個月的時間),覺察那些可能會導致自己產生某個困擾事件的「習慣」,可以參考以下問題與自己核對:
【舉例:想要瘦身卻未成功】
1.在我生活中,可能影響這件事的因素有? 吃零食、運動時間太少、休息時選擇看影片而非運動等。
2.上述那些習慣,通常是在什麼情境、時間點發生? 剛下班、同事請客、陪朋友出遊等。
3.做完這些事情後,當下我有什麼感覺? 放鬆、不拘謹、舒緩壓力、事後罪惡感等。
4.當下次我想要再做出這些習慣時,問自己「我要因為這些暫時的快樂而放棄久遠的目標嗎?」

第三,練習停止不做這個習慣
當我們觀察到自己的生活習慣,正是與自己所遇到的困擾互相關聯後,我們要開始練習弱化過去這些習慣,並從建立對自己生活目標有益的新習慣出來:
【舉例:想要瘦身,健康BMI值】
1.再次確認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回到第一步自行設立的答案)
2.詢問自己如果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的習慣有哪些? 調整飲食習慣、少吃零食、規劃運動時間等。
3.將新的習慣逐步放到日常生活中來培養 ,可以先從較容易成功的習慣開始,讓達成目標的遊戲難度更好操作,自己也會更有成就感去完成。
如:如何少吃零食?減少家中零食出沒的數量、看到零食選擇不吃、在零食旁貼標語自我提醒等。

藉由以上三個練習,培養個人意志力外,同時也是逐漸踏上走向自主生活型態的道路,透過對自己生活型態的敏銳觀察與意志力培養,我們也才逐漸擁有能力去改變目前的生活,迎向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