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習成效:環境與他人的重要性
「善用環境、他人的資源,我們更能加速學習的成效。」
我們生活中常聽到學習環境的重要性,不論是從古文「孟母三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例子,都是再再告訴我們環境帶給自己的影響和意義,然而當我們晉身於環境中,也又才會出現「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貴。
環境對於我們的學習有其重要性,但除了環境以外,如何善用環境中的資源,幫助自己做更多學習、練習與訓練,才能真正從環境中獲得助益。
舉例來說,有個人想學習同理,但是他所處的環境,大多數的人連尊重他人都難以做到,更別提同理心了,那在這樣的環境中,唯有靠著自我的堅持,不論對方如何對待自己,保持樂意同理他人的決心與學習熱忱,也同樣能在環境中有所學習。
但是如果這個人想要學習更多同理心的表達與傾聽,在這個環境的互動裡,這個學習就會有限,那他就得透過外在的其他環境、資源,去獲得他想要的這類學習。
那麼,我們如何善用環境的資源,幫助自己增加自我目標的學習機會,並從中成長呢?
1.尋找學習搭檔
在設定完自己的學習目標後,找到環境中合適的學習對象,並和對方組成「學習組織」,透過這個團體一起朝這個學習目標前進,除了會更有動力外,藉由彼此互相回饋、協助等,彼此也能成長得更快。
【舉例】目標是「想要學習表達自己的情緒、事情,但是不傷害到對方」,找到也有想要練習情緒溝通的對象,確認彼此意願後,一起討論練習行動計劃和內容等。
2.找擅長者練習
在環境中,尋找對自己學習有益的對象,他可能是老師、同儕或同事等角色,並且擁有自己想要學習的技能,在團體中找到有特殊專長的人學習,對方就像行動百科全書,能幫助自己從對方身上學到更多生命經驗,並能獲得更多生活上實質的回饋與建議。
【舉例】想學情緒溝通、自我表達,在班上剛好有這樣的同學,很會與人互動、表達自己,並且與人有良好的互動關係,那他便是很值得學習這個目標的對象。
3.投入訓練時間
在決定好學習搭檔、可詢問的專家(擅長者)等人後,就可以開始接續進行目標練習的行動計劃,並且決定一週要付出多少時間、做多少事情、做多少練習等,來幫助自己逐步達成目標,成果與「付出時間」及「對的練習」是成正相關的,除了花時間練習並練習得宜外,還要時時確認自己是否有偏離目標,並且時時調整,才更能達成學習目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