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面對:更有勇氣也更認識自己


「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人,都在幫助我們更加認識自己。」


對於不喜歡的人事物,只有當我們無法躲的時候,才只好勉為其難的面對,但一般時候,如果能躲避我們就盡量避免接觸,以保安全。

逃避的好處是我們可以暫時免於面對我們不喜歡的人事物,但卻無法根本地解決我們想要逃離的「感受」,如果只是一味地藉由逃避,避免遇到不喜歡的人事物,那麼當再次遇見相似的情景、人物、事情時,那樣的感受還是會再度襲來,我們還是會感受到不舒適和不自在。直到有一天我們才會明瞭,即使逃到天涯海角,終有一天我們還是可能會無處可躲,最後可能必須由命運,來促使我們不得不面對那個讓自己感到害怕的感受。

然而,實際上我們想逃避的,是透過與人互動時顯現出來的想法、感受,可能是因為對方的行為、反應,間接地觸動到我們内在的價值觀、不安感等,以至於使我們啟動生存的自然反應─「逃避」。

那麼知道逃避無法解決事情,但面對事情的時候又會感到不自在,對此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自己慢慢地去突破那些不想面對的事物呢?

1.善用不喜歡反而放下得失心
人的心理有一個有趣的對象,就是當我們面對喜歡和想要的東西時,反而會得失心太重,變得過度看重事情的成敗。
但是當我們在面對不喜歡和不想要的東西時,反而能夠以「我就豁出去了」的心情去應對,因為不喜歡、不想要,所以會覺得即使失去了也無所謂,如此卻成為能夠鼓舞自己去嘗試的一種動力,在過程中也更有勇氣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善用這種感受放下得失心,嘗試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事物吧。

2.透過面對去核對事實與想法
藉由實際的互動過程,我們才有機會去核對實際情況是什麼,也許事情並沒有我們原先還沒採取行動時,來得那麼糟糕,但不論實際情況是糟糕或不糟糕,都必須透過參與互動,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是什麼,並且能夠從過程中驗證,哪些是自己的想像,哪些才是事實。

3.藉由面對而對自己更加認識
其實每個人都像一面鏡子,我們藉由與對方的互動,了解自己喜歡、不喜歡什麼,重視和不重視什麼,每個人的出現,都像是一個我們學習的機會,幫助我們能夠藉此更加認識自己。善加把握能夠與人互動的機會,我們便能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也能藉機看清自己和對方的模樣,此外,可能因為這樣的互動,反而促成一段友好的關係也不一定哦!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