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過度檢討,擁抱委屈自己


「情緒來臨時,我們需要的更多是接納與支持。」


前一陣子,在Line上收到一位朋友的訊息。在那一天,他和群聊中的朋友們表達了幾分鐘前他所遇到的事情。

這位朋友是一名外宿生,對於在大學時期有外宿經驗的人而言,每學年都需要面對住宿問題,偶爾會帶來滿頭大的感受。當時這位朋友也因為住宿喬不攏,感到煩心。

他說原先與一位A同學約定好,A同學要將抽中的學生宿舍讓名給他,但未料到A同學臨時毀約,讓宿給別人,最後這位朋友在學校的宿舍名額也不得而終。

在被對方爽約後,這位朋友及時地在外找了房子,便與房東約定看房的日期,卻未料想又發生一次房東臨時取消,改日看房的事情。

在兩三天之內,接連發生這兩件事情,讓他頓時感到苦惱、氣憤,為自己「是否對他人過於認真」而感到焦躁。

在當時情緒上頭的他,開始表達出自我檢討的聲音,卻反而使得他對自己感到漸趨低落。我嘗試在過程中表達關心,提出我從這件事情裡,看到的客觀事實:「短時間內,你經歷了他人兩次的違約」,接著我詢問他的感覺,並邀請他分享,讓他能透過情緒的表達,慢慢從自我檢討的視野中跳脫出來,去看見當下比起自我檢討,他更需要被關懷和支持的感受。

朋友在傾訴完之後,從原先帶著自責的情緒,到最後走向漸趨平和的心理狀態,開始能夠理性地思考後續的解決方法。在那之後,他也順利地解決住宿問題。

這次陪伴地經驗,我覺察到許多時候我們在事發當下,可能會因習慣性地思考方式,而不小心使自己陷入失落的狀態中,而過度自我檢討、反省,即可能成為一種自責的自處方式,雖然本意是想要解決問題,但卻會在不知不覺中,擴大了情緒上的問題。

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先留意個人的情緒狀態,讓感受能夠好好地被自己看見、接納,我們才能更有能量,回到生活之中,繼續去完成手邊的任務。

如果您也有類似遇到臨時突發情況,感到情緒困擾的經驗或問題,歡迎寄信聯絡洞見工作室,收到郵件後,我們將會主動聯繫您。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