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不帶評價的自我覺察


「觀察就會讓結果改變,所以我們頂多只能做到不要讓事情改變太多!」
最近一個朋友問我:如何不帶評價地覺察?

這個問題還真不是容易解決的,在物理學上有一個原理叫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是指在一個量子力學系統中,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動量不可被同時確定。 位置的確定性 和動量的確定性。簡單來說只要觀察就會讓結果改變,所以我們頂多只能做到不要讓事情改變太多,或是在影響到的範圍內,大家有一個共識,這就可以分成兩個方面:

第一,在與人互動的時候,區分什麼是客觀事實
在任何發生的事件中,總有一些是相對客觀,大家有共識的事實,例如:時間過去了5分鐘,那本書是藍色的。大部分的人觀察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答案。然而,必須說明,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會有例外,所以偶爾給自己保留一點空間也是重要的。如果在與人的互動中,可以讓大家都認可的事實被看見,那麼很多時候衝突也就可以有辦法解決。把自己的界線說清楚,也去尊重與了解對方的界線,共同討論出一個雙方可以接受的辦法。

第二,面對自己,如何做到盡量不帶評價?答案就是練習
可以先從觀察呼吸開始,讓自己練習道只是觀察呼吸但是不控制呼吸。呼吸是一個很有趣的事,呼吸既可以被大腦控制,也可以交由腦幹來控制,也就是說我們意識不去處理的時候,就是由我們的腦幹來接手,所以試試看,在專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小心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但是又不去控制,一開始可能會發現只要注意力一到呼吸上就會改變,沒關係,慢慢練習,直到可以單純的觀察,這樣就慢慢可以體會到什麼是觀察而不控制,有了這樣的經驗之後,才慢慢可以到不帶評價地覺察。

其實這些訓練都是要一步一步練習的,也是有分很多不同的等級的,依照自己的步調去努力,只要花時間與精力去做,就一定會有改變。如果覺得這是一件有趣而且有價值的事,不妨嘗試與記錄各種經驗,慢慢地也會有自己的心得的!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