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的第二步:了解與看見自己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受到傷害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看到類似的東西還是會覺得害怕或是反射性的防衛呢?

我們演化的過程中,痛苦與傷害被設計成立刻要反應,如果不反應很可能就會有生命危險,但是現在的社會其實已經不是這麼危險了,但是我們在面對痛苦的時候還是沒有辦法脫離這樣的反射行為。

我們在面對威脅(自己認為)的時候,通常會逃跑或是反擊,在面對與自己不一樣的行為,會下意識地想要同化或是排擠,因為在以前如果不一樣就容易被群體排擠,就會有生命危險。這也造成我們在跟親密的人互動的時候,會想要讓對方順從自己,如果我們沒有看見這個部分,在互動中就會常常覺得挫折或是傷到別人。

當在面對關係的時候,問問自己是想要關心對方,還是想要讓對方照著自己的方式做,先讓自己對這樣的狀況有更多的覺察,那麼在這個過程就有機會看見自己,並且選擇用不一樣的方式與對方互動。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