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參與互動建立歸屬感



以前的我,在人際關係裡,我通常習慣先保持觀望,以避免出錯或遭人討厭。然而,當我太過含蓄地與他人互動時,我發現在沒有全然投入的情況下,我的學習收穫、樂趣以及和對方的連結度也少了許多。後來,我試著在互動中,充分地投入、並保持自己的特質,我開始體會到關係中的歸屬感、學習程度的提升,是由自己的付出來決定的。

在這一年裡,我學習安撫互動時感到不安的自己,並看見自己因為不安而引動「想與人保持距離」、「想躲藏自己」的習慣。然後,我持續地練習與人互動,並在互動中,不斷練習自我揭露,從最親密、最安心、最沒有威脅的關係開始,再到能慢慢地和較陌生的朋友袒露自己。透過這段過程,我反而不知不覺地找回自己原有的特質,並慢慢地能夠展現與發揮在生活之中。

在這段過程裡,我因而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我與身旁朋友們的關係,也開始感到更有歸屬與認同感,並在過程中,獲得許多朋友的回饋,他們的回饋讓我對自己有不同角度的認識,也讓我注意到我曾經忽略的特質,當他們和我分享時,我也更加知道怎麼發揮我的特質,去與他人相處與互動。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