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些困難來臨時:看清楚事件與情緒的關係
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去思考過去有什麼沒做好,而比較少把全部的心力放在我現在可以怎麼做,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常常會在處理事情前,先好好地攻擊自己,也就讓我們真正解決事情的時間延長了。
我自己以前也是這樣,遇到事情的時候,喜歡拿過去失敗的經驗當成開場白,希望可以藉此避過這些事,不管是考試或是功課。然而,我發現在這樣的過程中,我最終還是要面對這些事,而且拖得越久就會越難處理。
有一天,我開始嘗試在功課截止期限前很久就開始做,並且一下就完成了,接下來我就有更多時間可以好好做我想做的事。不過這樣的情況很少出現,好像出現了也是像彩虹一樣稍縱即逝,直到我與一位朋友在聊天時,他跟我分享到事情事情,事件與情緒是要分開的,為什麼我可以在期限前很快完成,是因為在那個時間點我的情緒還來不及起來就已經進入處理事情的階段了,少了情緒的干擾,我就可以更精準地處理事情,不過當情緒已經起來的時候,其實要先處理情緒,否則處理事情只會讓問題更複雜。
嘗試了幾次發現非常有用,然而,當有一次遇到模擬考時,一切都變了,我徹底被我的焦慮給擊垮,那段時間我甚至不想去碰我的書,但隨著下一次模擬考越來越近,我的焦慮也越來越大,不論我怎麼安撫情緒似乎都沒有用,似乎一切都要在此畫下句點了!
有一天,我上課時,被老師的笑話吸引,重新回到題目上,我也沒有特別想我是否念得完或是考不好會如何,我就只是單純地想把眼前的問題解決,解完一題再解一題,當我回過神來時,我已經把這個單元念完了,有了這樣的經驗,我開始專注在眼前的問題上,並且想辦法解決,這似乎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我也在下一次的模擬考中有了飛躍的進步。
當我在一次面對問題時,偶爾還是會出現情緒,但我會停下來,先安撫好情緒,然後把我的注意力放在我現在可以怎麼做,慢慢地我好像找到了可以跟情緒共處合作的方法,只要我有看見他,並做好妥善的處置,接下來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上,這樣就可以有效率地解決問題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