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啟發學習,深化互動,提升成長


以前我在學習事情的時候,面對重複出現的主題,我會有一個習慣,覺得「我應該知道」了,所以在上課時,我可能會心不在焉,或者覺得對方老生常談,而無法專注在課程上頭,難以投入就難以有所學習。

後來,我發現當我認為自己已經「學會了」、「知道了」的時候,我就不會在為此多加思考,也因此阻礙了成長與修正的機會。當我在這樣的認知下,運用舊有方法出現問題時,我反而會感到困惑、煩惱,因為我覺得我「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怎麼還會出錯呢?

隨後,我在與人互動的經驗裡,有了新的發現。有好幾次,我可能都採用相同的方法教朋友,結果有一天,我發現我的某些應對方式,對某些人並不管用,甚至也無法引起對方興趣,就像是原本想透過一把萬能鑰匙開遍所有的門,然而有天有幾扇門卻失靈了。在那次經驗後,我才從中了解到人的變動性和多元性,互動才因而無法預料,也無法依樣畫葫蘆地傳承,而是需要透過認為自己「無所知」,開啟內在的好奇心,我才能夠更認真地看待不同甚或是相同的人事物,從中獲得更多發現。

當我不再以自己「都知道了」的心態,去面對外在的互動與內在的學習時,我開始能看到更多自己的盲點,也能對熟悉與不熟悉的朋友有更深的認識,而我對自己與他人也有更多的學習與收獲,面對生活也覺得更加有趣也更有成長了。

留言

熱門文章